师者星光|文物载道守初心 思政铸魂显担当——我院林慧平老师荣获2025年苏州大学“立德树人奖教金”
时间: 2025-09-29  作者:   浏览次数: 11

近日,苏州大学“立德树人奖教金”评选结果揭晓,院林慧平老师凭借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与突出事迹光荣入选。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林老师近18年教育坚守的高度肯定,更是她践行“理必求真,事必求是,言必守信,行必踏实”工作信条的生动注脚。

作为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,林慧平始终以创新之笔书写思政育人新篇章。她深耕博物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,主持5项博物思政省部级课题,构建文物资源融入思政课的理论框架。创新开展“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”,将博物馆资源转化为生动的思政课素材,在行走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中,带领学生穿行于历史文物间,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思考。自2025年开设全校公共选修美育课程《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赏析》,其中,《苏州博物馆馆藏瓷器赏析》专题入选江苏省美育大讲堂优课,课程自上线以来,被省内多家高校选课,广受好评。

“互联网+思政”领域,林慧平同样成果斐然。作为江苏省网络教育名师,她主讲五大系列20多部思政微课入选人民论坛网“二十大 •二十问”“中国之治•文化解码”“理响中国•学习心得”等栏目,被学习强国、央视网、环球网、中国青年报,国际在线等300多家网站转载。其中,《抗疫人民战争中的志愿者及其志愿精神》 在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两次推送,播放数达150万;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》入选教育部示范“金课”;“木兰学习会”巾帼微课堂精准解答师生热点困惑,相关成果获多个江苏省网络教育优秀微课一等奖。2024年全国直播“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”吸引2万人次在线收看,“双面‘绣’姑苏:百炼成‘金’”共享思政课全网直播,累计16.4万人在线收看,相关课程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中国日报、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重点报道20余次,为全国思政课创新提供“苏大样本”。

教育的温度源于持久的陪伴。林老师坚持全周期育人,课堂上以“真实、温暖、启发”的教学风格打动学生,曾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展示二等奖、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特等奖等20多项教学奖励。课堂外化身成长引路人,指导学生社团活动、暑期社会实践,各类教学竞赛,拍摄微电影等,并获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、江苏省教育硕士创新大赛二等奖等荣誉。她2011年加入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的队伍,每周风雨无阻开展讲解服务,面向大中小学生、中外游客讲解近千场,并走进苏州市中小学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用言传身教培育青年责任担当,积极践行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。

近年来,我院深耕师德师风建设沃土,通过搭建教研创新平台、完善育人激励机制,培育出一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以榜样为引领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师资根基


|教师发展办公室

校对|刘媛媛

审核|茅海燕